類風濕性關節炎 不是無解的痛
2008/07/24
【元氣周報/文/黃春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
f_137387_1.jpg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手指關節已經腫脹、變形。(黃春明醫師/提供)

陳小姐,35歲,擔任舞蹈教師,她亭亭的身影和優雅的姿勢,一直吸引著他人的目光。直到兩年前,她發現自己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

作家劉俠 關節腫痛49年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嚴重發炎性關節炎,國內最著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應是已經過世的作家劉俠,她關節腫痛變形49年,但她忍著疼痛用手一字字寫下鼓勵人心的語言,更是國內殘障福利工作的推手。在劉俠生病的年代,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方法有限,但隨著醫界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瞭解愈多,治療方法有著長足的進展 ,尤其是生物製劑的運用。

生物製劑 讓患者重拾希望

陳小姐即是一例,她因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造成雙側膝關節及踝關節腫脹疼痛,中西醫都試過了,效果有限,只能暫停最愛的教舞工作。如果沒有適當接受治療,極可能在半年至兩年的時間內就因關節變形而終身殘障。

陳小姐因此無法正常工作,最後在使用了抗腫瘤壞死因子的生物製劑後,關節腫痛在2個月內迅速消退。感謝科技進步,讓陳小姐能再次投身最熱愛的工作,重新伸展舞姿。

好發族群 30至60歲女性

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30至60歲女性,主要症狀是手部對稱性、多發性關節腫痛,時間一久,可能全身關節皆會受影響,包括肘關節、肩關節、膝關節、踝關節及足部關節,少部分侵犯到咬合關節,使得說話或吃飯都受到影響,有些病患第一、二頸椎脫位造成頸部疼痛,嚴重者甚至可能四肢癱瘓。

早期治療 八至九成可控制

除關節問題外,尚合併其他症狀,例如貧血、眼乾口乾症或腕隧道症候群,某些長期病人可見肺纖維化、肋膜積水、心包膜積水等嚴重併發症。

其實,類風濕性關節炎早期給予適當治療,大部份皆可恢復正常,治療可使用消炎止痛藥,小劑量類固醇及多種混合免疫調節劑控制,八至九成患者皆可獲得控制,但仍有小部分病患會繼續惡化導致關節變形。

中度患者 已有新劑試驗中

對於傳統免疫調控劑無法控制的中重度患者,生物製劑是近年來新出現的利器,目前國內有二種抗腫瘤壞死因子可以提供治療。大部份病人在抗腫瘤壞死因子注射一個月內,皆可使腫脹關節處消失,但因價格昂貴,需事先申請方有健保給付。

除此之外,國內外目前有多種生物製劑於臨床試驗當中,大部分初期皆有非常不錯的效果,對於健保申請無法通過之中重度類風濕性關節炎,可考慮此種治療,避免腫脹關節遭受破壞變形。

醫學小辭典》抗腫瘤壞死因子製劑

可減少體內腫瘤壞死因子(TNF)而抑制免疫細胞之活性及許多與發炎有關之細胞激素釋放,可明顯地控制疼痛外,並能有效減少發炎及脊椎關節磨損、破壞與變形。

給藥方式主要為皮下注射,使用後能夠迅速減輕關節紅腫熱痛和晨間僵硬,抑制病患體內各種促進發炎激素的分泌,進而降低血液中發炎指數。

 

【2008/07/21 元氣周報】

引用出處: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3738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蘋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