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藥師週刊1616期一文分享~

全身關節殺手-類風濕性關節炎(上) ◎文╱黃志偉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常見的關節炎疾病之一,其發生率雖不及骨關節炎,但若未能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僅將造成骨骼破壞,亦可能對關節外的器官產生侵襲。如何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有更清楚的認識,並讓一般民眾正視及了解這個疾病和相關用藥,以下將藉由幾個問題來探討。


Q1:什麼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如何診斷及治療?
A1:類風濕性關節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 是一種慢性的關節炎疾病,可發生在任何活動關節,以膝關節最常見。通常先由單側關節發炎,然後再波及對側關節,因此在臨床上常見到對稱性的關節炎。其侵襲的目標除了骨骼和關節外,亦可能伴隨其他關節外的系統性損害,如心肌炎、肺纖維化、脾腫大等,及造成疲勞無力、體重減輕等現象。


診斷-典型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初期手指會有疼痛及麻木感,過了幾個月後開始腫脹,並伴隨有疼痛及僵直感,尤以晨起時最嚴重,會逐漸地擴及足部、膝、肩等關節部位。以下為一般性的診斷標準:
1. 晨起時的疼痛及僵直感持續超過1小時。
2. 由醫生觀察到3個或3個以上關節部位軟組織腫脹(關節炎)。
3. 腕、掌指和近端指間關節腫脹 (關節炎)超過6週。
4. 對稱性關節腫脹(關節炎),身體兩側同關節同時或先後發生。
5. 類風濕結節的產生。6. 類風濕因子陽性。
7. X光片顯示手和 (或) 腕關節軟骨面呈糜爛樣和關節周圍骨質稀疏改變。
以上1~4點必須持續出現至少6週;具備4點或4點以上者,可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此外,在實驗室檢查值方面,紅血球沉降速率、C-reactive protein亦是診斷上可參考的依據。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在治療上主要的方向包括藥物治療、復健治療及病人衛教三部份。常見的藥物治療有NSAIDs、低劑量口服或關節內注射類固醇及疾病修飾抗風濕藥物(DMARDs; 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亦可能視疾病進展情形選用生物製劑。NSAIDs可用以緩解關節疼痛、腫脹,但無法改變疾病進程,通常不會單獨使用。類固醇可用於緩解症狀及延緩關節損傷,但僅適合於短期內以低劑量使用。近年來的研究證實,早期使用疾病修飾抗風濕藥物來延緩疾病進程,對整體的預後有很好的幫助。生物製劑是較新發展出的抗風濕藥物,其作用目標為發炎物質和關節破壞相關的細胞素及訊息分子,例如,etanercept即是作用在腫瘤壞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一般而言,在初期的治療上,通常會選用一種DMARDs搭配NSAIDs來做治療,而methotrexate是常見的用藥選擇。


Q2:類風濕性關節炎可以完全被治癒嗎?
A2: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個時好時壞,不能一勞永逸治癒的頑疾,不過,透過適合的治療及病人按時服藥,可以使病情得到緩解。情緒不好、憂慮、壓力大皆可能使病情發作或惡化,因此,在對病人衛教時,除了要讓其清楚認識自己所使用的藥品,並了解規律服藥的重要性,亦應請病人勇敢面對疾病,隨時保持好心情,定期追蹤及評估疾病控制情形。


Q3:類風濕性關節炎對心血管系統有怎樣的影響?
A3: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有較高的死亡風險,近年來的研究證實, 其死亡風險的提高主要與心血管風險事件相關。在美國明尼蘇達的一項研究指出,在與相同年紀、性別的一般成年人比較下,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者造成缺血性心臟疾病、心臟衰竭及因心血管事件死亡的風險皆較高,而在這些人的冠狀動脈組織上確實可以找到相關發炎反應和不穩定斑塊的證據。心血管事件相關死亡率的增加被認為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發炎反應相關;在類風濕性關節炎侵犯關節中局部產生的一些前發炎反應細胞素,如Interlukin(IL)-1,IL-6及tumor necrosis factor-α,所參與的發炎反應 與作用機制,與粥狀動脈硬化相關的慢性發炎過程相似。因此,如能更積極地對類風濕性關節炎之發炎反應做好控制,也許可以減少心血管相關併發症和死亡率。

(待續)
(本文作者為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藥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蘋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